机构简介

授课机构:福建职业中专学校报名咨询入口 上课地点:

  中等专业学校,简称中专,其招生列入国家统招计划,毕业由省人事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开具的就业报到证(以前称派遣证),有整套人事干部档案手续,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中等专门人才和中等管理人才。

  学生在校主要学习中等专业知识,同时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。通常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进行,与对应专业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知识是承接、递进关系。

  中专分为普通中专和职业中专、成人中专(含职工中专),普通中专既不同于、也不包含职业高中、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等。

 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,中国百废待兴、人才急缺时,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四年学制普通中专培养了大批拥有专业知识的"栋梁之才"。当时,普通中专录取率低至不足10%,毕业后有"铁饭碗"和干部身份,所以选拔严格,通过者也大多智力拔群、学业优异,"考不上中专的,才去上高中",是当时的普遍认知,但部分学习优秀的励志想要考大学,所以选择了高中。

  1999年左右大学扩招前后,中央部属中专及省属中专大多升级为学院或并入大学。之后,一些省份将地方县市属职业中学改制为新的中专(职业中专),2003年起毕业生数量猛增。2008年起,剩余未升级的绝大多数四年制普通中专也改为三年制,培养目标、教材、教学内容等变为就业、技能为导向(职业中专) ,另留存少部分改制的普通三年制中专。

  1986年4月12日,国家教委发出《关于制定和修订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(四年制)教学计划的意见(试行)》。

  1987年12月31日,国家教委发出《编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跨省招生计划的试行办法》。今后,国家教委不再每年印发编制跨省招生计划的通知,各部门按照《试行办法》要求,每年如期报送本部门及其系统所属中等专业学校跨省招生计划。

  1988年3月14日,国家教委发出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暂行规定》。 第二十四条:重点中专学校、部委所属学校和跨省招生的学校一般应优先录取。

  1991年3月13日,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》(试行)。

  1993年5月10日,国家教委发出《关于评选"国家级、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"的通知》。

  1994年3月9日,国家教委印发《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》。

  1994年8月22日,国家教委发出《关于公布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名单的通知》。

 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中国百废待兴、人才急缺时培养了大批拥有专业技能的"栋梁之才"。在当时,中专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二本,中专选拔严格,通过者也大多智力拔群、学业优异,"考不上中专的,才去上高中",是当时的普遍认知。但部分少数的优秀学生励志想要考大学,因此选择了高中。

  1981年以前,中专只招高考生。到了1981年,地区和县一级的财政、师范和卫校才招收中考生,但是数量极少,每个县仅招生100人左右。到了1986年,省部属的中专院校开设招收中考生,这使得中专报考难度更大,中专录取分数比重点高中录取分数都高。

 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,这批天资聪颖的十五六岁少年,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选拔进入师范、卫生、农林、财税、铁路、邮电等中等专业学校,姿态风光,受尽了周围同学和家长的羡慕。包学费、包分配,上学时还有粮油供应和货币补助,在中专录取率低至不足10%的背景下,等待他们的是毕业后的"铁饭碗"和干部身份。

  不少中专生在中考时成绩优异,得益于在初中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。他们将这种早已养成的学习习惯带入中专,自然而然地在学业上表现勤奋。

  20世纪90年代后期,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、大学扩招,中专开始受到巨大影响。毕业生不再享有"包分配"、"铁饭碗"的待遇,使其地位从原来的重点高中之上沦落于普通高中之下,变成了学生考不上高中的"选择"。对于不熟悉中国教育制度变迁的很多人而言,"差生去的地方"成为了中专的标签。

地址:
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具体机构所有 | 招生合作 | 免责声明 | 版权/投诉
温馨提示: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! 热线电话:4006-303-880